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YANG講座徵文-有錢人的成功之道-蕭靖佳

 

 

    今天會來上楊老師所授課的”成功致富之道”,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楊老師授課的方式不同於一般的講師,讓人總是留下深刻的印象,每每所提問的問題,總是能讓學員們深思自己內在真正所需要的和欠缺的,而不單單只是平常聽聽課、手抄著筆記,以及自己也有著普通人一樣的想法,都渴望著有一天能為自己賺取“巨大的財富”。

   

    一上課,老師就問大家一個問題:自己有什麼在追求的財富嗎?這時馬上就有一位女同學舉手上台說著她想要用自己所積存的錢,為自己買下一台筆電。這個計畫原本預計在十年內購買,但在被老師的激勵下,以及具體化的解說:要有更精準具體的目標,目標才會真的實現呀! ex:要買哪一品牌、型號、性能……等,原先的時間漸漸被縮短為:要在今年的12/31前達成,就當作給老師的生日禮物。(我相信她一定做的到,因為有壓力才會讓目標更早實現)

   

    而我呢?有著別人都會詫異的想法:我要在十年內擁有一棟房子。雖然這個想法並不如老師所說的那麼的精準具體,ex:要買在哪一個路段、怎樣類型的風格、怎樣的價位……等。沒想那麼多的我,漸漸開始受到老師的影響,開始多方位的設想。

   

    老師接著要大家在紙上寫下自己在這一生中,所想要擁有的財富是多少?要拿這些錢做什麼?我想了很久,寫下了這麼一大筆的數目:100億。(其實寫完的那一剎那,還蠻想擦掉重寫的…… 但我並沒有那麼做,因為想起了以前老師說過的一句話─“相信與事實無關”,這似乎就是我最後沒有擦掉的原因)我希望有這些錢,可以幫助真正需要被幫助的人,讓世界知道─“愛”。

   

    要管理財富不僅需要有精準具體的目標,更要有目標的管理,常聽著老師常問的一個問題:目標什麼時候達成?(其實這是我很怕的一個問題,因為怕自己做不到)可是自己也知道這是老師故意給我們的 ─“壓力”。我們很常給自己一段很長的時間去實現目標,但又常被自身的惰性而漸漸失去了目標,甚至把時間往上加了n次方。到底老師為什麼要帶給我們壓力呢? 因為:“壓力會驅趕惰性”。

    

    怎樣的人才能擁有巨大的財富呢?是擁有高學歷嗎?還是要工作能力很強?看看以下這個例子吧!ex:王永慶。王永慶擁有這麼大一個財富是從一出生就很有錢嗎?答案是: NO。他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這也就是為什麼能激發出他賺錢的能力。只有國小畢業的他,在15歲就已經脫離家鄉出外工作了,從賣米、開米店、碾米廠……,都經歷過許多的磨難,終於在投資PVC塑膠業上嶄露頭角,找到了他人生的舞台,建立了─ 台塑企業。

    王永慶曾說過: 「貧寒的家境,以及在惡劣條件下的創業經驗,使我年輕時就深刻體會到,先天環境的好壞不足喜亦不足憂,成功的關鍵完全在於自己的努力。這個信念在以後漫長的歲月中,深深影響並支配我的處事態度。在創辦台塑企業的過程中,曾經遭遇過種種的困難,我都是以這一信念勉勵自己以及台塑企業的同仁。因此,我們能夠一次又一次的克服難關,持續踏出穩健的腳步,追求成就和不斷的自我超越。」

 

    “要先負債才會有賺錢的能力”,從楊老師口中說出格外的印象深刻,真的要先窮到沒辦法過活,那種求生存的意志就會更強烈,離成功的道路也就更近一些;磨難就是故事、人生就是故事、越苦難的故事也就越精采、實現了目標才算隊自己負責─要不然什麼都會變成空想、幻想;老師的句句金言,讓我頻頻點頭認同,雖然現在的日子不比他們苦,但還是深信:“苦能創造出甜,才會知道甜的珍貴”。

 

     財富的意義是什麼?是為了在社會生存?在楊老師這裡我找到了不一樣的答案,財富的意義─ 協助人生達成部分重要的目標;錢不是萬能,但也是不可或缺的物質,成就我們完成重要的夢想與目標。

 

     財富分了三個時期的目標:

     1.短期基本目標─ 生活必需消費用途(食、衣、住、行、育、樂……等)

     2.中期生活目標─ (一)意外風險 (二)家庭責任

     3.長期人生目標─ 退休(金錢足夠了)

    在這三個時期,老師精準且具體的點出我們人生中簡單的財富時期,讓我更一目了然自己財富所處的位置,更提及我不曾想過的金錢面,以及未來還有好長遠的規劃正等著我去實現。

 

    人與金錢的互動關係─ (一)存錢 (二) 賺錢 (三) 花錢

    哪一種互動是人最常做的事呢?答案呼之欲出─ 花錢。

花錢─ 價值守則   1.需要(生活)  2.想要(心理)  3.重要(人生)

    ─ 務時守則   1.能力  2.計畫

    花錢是我們常做的日常活動,但我們常會因為自己內心的想要而把財富揮霍掉,學會如何判斷什麼是真正需要的(生活)、什麼是重要的(人生)、什麼又是可以“延遲購買”的想要(心理、欲望),以及依著自己所握有的能力花錢、計畫性的規劃;財富唯有如此的判斷和管理,才能真正的“聚沙成塔”。

 

    台灣社會的退休年齡水平約60歲,到了60歲的你想要過怎樣的生活就必須要累積到以下這樣的財富:

簡單知足的生活 ~ $  6,000,000  元

自由安全的生活 ~ $ 10,000,000  元

高等水準的生活 ~ $ 30,000,000  元

奢華富足的生活 ~ $100,000,000  元

    看到了這麼龐大的數字,心裡不禁開始計算40年後,自己是否有達成這些目標的可能, 如果要過著簡單知足的生活,平均一個月就要存12,500元,這已經是最低檻的了,不禁在心裡為自己喊─ 加油!

   

    存錢─就是資產管理。

    要如何善用資產,投資到對的地方,一直以來是個很熱門的議題。投資錯了,那麼就從原先還有那一點點錢,轉變為負債,正好又可以激勵自己創造出更大的賺錢能力,但不要輕易的把資產投資到股票,那是一個太高風險的金錢遊戲,不如向上面所述的投資意外風險、不動產投資或買基金,都比投資股票還要更保障一些。

 

    賺錢─ (一)什麼叫賺錢?

    賺錢不就是到一家公司面試,錄取之後開始工作,工作一個月後薪資轉到你的戶頭,這不就是叫賺錢嗎?! 楊老師可不怎麼認為,而是:“賺錢應該是沒有上限的”;一個月領固定的薪水,那是你花了體力、精神、能力甚至健康而去換來的,那不叫賺錢,那叫換錢;到了這裡突然自己有了頓悟,也難怪有人到了大三就已經賺了人生中的一百萬,讓我非常訝異到心想:自己大三應該也還存不到這麼一大筆錢吧。

        ─ (二)你要用什麼賺錢?

    以現在的目前狀況僅有的賺錢方法,好像還是以體力、能力……等去換錢,賺錢好像離我好遠好遠。心裡深思到底要用什麼賺錢呢?

    賺錢的唯一方式─“價值”。舉個最有力的例子。ex:王建民。王建民是大家都熟知的棒球選手,很多人都會打棒球,為什麼國民隊會以一年400萬美元的合約,外加460萬美元的激勵獎金,和王建民簽下新約錄用王建民?因為王建民多年來創造了屬於他的“價值”,他不用怕自己沒有工作,反倒他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自己想要的。

    價值可以計算出來嗎? 答案是:有的。

    價值的計算公式= 投資有效學習 + 提升競爭優勢 + 創造總體貢獻

在王建民的身上可以看到,他把價值算的有多“巨大”,從小熱愛棒球的他,不僅投資在訓練更多的投球技巧,當上棒球選手後,不斷參加各式的國際比賽以提升自己的競爭優勢,也為自己的隊伍帶來許多的貢獻與榮譽。

    在這場演講裡,楊老師的話有如當頭棒喝重重的打了自己的頭,不僅充分運用了他那獨特的方式讓學生們了解財富的定義及解開迷惘,或許這就是老師價值的所在吧!

    我不像一般人,國一便開始在學校裡的福利社工作,在這裡我很開心,因為學到了很多;上了高中分別在輔導室及圖書館當工讀生,支付一些生活所需,在高中所得到的獎學金全數交給了父母,因為真的很想為父母做些什麼,讓他們可以不用這麼辛苦,終於高中畢業了,爸爸說:想繼續升學就靠自己的雙手,而這正好如我的意,不用再依靠父母了。  

    暑假上了台北開始找工作面試。大一在一家負責進出口貨物的公司當工讀生;大一下在一次的因緣際會下,應徵了一家事務所,記憶非常深刻,因為通知面試的人不斷告訴自己,這份工作對自己的科系完全擦不上邊,但我以非常堅定的語氣告訴她:我要應徵這份工作;通過了一些考試,來到了未來主管面前審核我這個人,一位主管似乎對我考試的成績很滿意,但還是問了那一個問題:你確定你可以做這份工作? 我:(再以最堅定的眼神與語氣告訴三位主管)我可以。最後她們說會以電話通知是否錄取,而我錄取了。

     我期許自己在未來的日子裡,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繼續創造價值,讓別人也能看到自己的價值。

 

瀏覽數  
  • 轉寄親友
  • 友善列印
  • 新增到收藏夾
  • 分享
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
評論列表

目前還沒有該資訊的任何評論

發表評論
最多 500 字.
協會行事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