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2011 YANG"那些年,我們一起聽的演講" 中南區講座徵文比賽 - 首獎

 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  許瑞珊

古老的智慧──中國式管理

   在YANG所聽到的各式講座中,就屬楊智雄老師主講的「中國式管理」影響我最深,啟發我最多。一方面,這個講座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維,讓我看見中華文化不同於其他各國的獨到智慧;另一方面,這堂課所呈現的主題、引述的史實,莫不與文學院背景的我息息相關,因此更易引起我的共鳴,也讓我知道自己所傳承的文化是多麼的古老而有智慧,是華人可以引以為傲的無價之寶。

   猶記得在這天的講座中,老師開宗明義為「中國式管理」下了一個定義,也就是「用人的智慧」;能夠掌握這智慧的,就能運籌帷幄的任用人才,而不用擔心自己的能力不如別人,老師也就此勉勵我們不必畏懼自己會輸給對岸的濟濟人才,只要我們有足夠經驗與能力,自然能使人才為我所用。在這裡老師還提供了一個十分有趣的例子給我們思考,那就是在中國四大名著中除《紅樓夢》外,其他名著都有一個共同特色:厲害的給不厲害的帶領。這是十分有趣的現象,其中也隱藏了很多待人處事的智慧,真沒想到在我們平時耳熟能詳的經典中,就隱藏了這樣的道理。

   我在這場講座中所聽取到的第二項重點,就是凡事要「至中和」。

不同於美國過於強硬、日本又過於死板的作風,中國強調的是「隨需而變」,也就是隨著情況的變化作出最好的決定,讓凡事都有轉圜的餘地;這個道理也可說是中華文化的奧義,不僅反映在儒家文化特有的清和之氣,也反映在庶民日常生活中,常常以為對方著想為目的來作出的種種應對;從老師所提出的各種例子中我才驚覺我們平日常有的行為,竟然是一種整個民族文化氛圍下的產物,而我們往往身在這種智慧中而忽略了它的實用與重要。

   「能力要發揮到大家都能接受才叫作『本事』」,是講座中我聽到覺得受益良多的一句話。我常常在聽講的過程中以講者的話來檢視自己,而從這句話中我發現了自己在待人這方面還有不足之處;我們常會覺得自己空有一身本領卻沒有發揮拳腳的空間,但很多時候卻是自己忘了待人處事的道理而壞了前途。畢竟「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擁有最重要的「人和」後,做起事來想必也比較得心應手。

   從前我常常覺得華人什麼都說「隨便」這個現象是散漫、沒有主見的表現,在聽了這次演講後才驚覺「隨便」並不真的「隨便」,在它背後其實含有請對方裁奪的意思,若真的敷衍了事,那就更顯出自己的愚昧與「隨便」了。同樣的,在上述的每個觀念中,幾乎每一個都啟發了我全新的思維,例如「以讓帶爭」並不是軟弱,而是一種避免爭端的手段;「隨需而變」並不狡猾,而是讓事物保持應有的彈性;中華文化更不是一種沒有主見的文化,而是一部躲在古書裡的智慧,從容等待理解的人來閱讀。在這場演講中我所得到的不僅是知人善用的道理,更大的收穫是我能更加理解自己民族文化的可貴,正視它的重要,並用全新角度來看待它;如此一來,要在這些留傳下來的文化中,找到更多可貴的價值與智慧,就指日可待了!

瀏覽數  
  • 轉寄親友
  • 友善列印
  • 新增到收藏夾
  • 分享
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
評論列表

目前還沒有該資訊的任何評論

發表評論
最多 500 字.
協會行事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