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危機處理
*簡單的衝突易發生很大的衝動。
*面對危機時要有突破性的思考(所謂內在的力量)。
*創造危機和解決危機皆為高層的人。
*不斷推陳出新,突破危機即是領袖。
壹、前言:
一、座落在廣州地鐵太古匯商場的”方所書店”散發的知性品味
1.人生何處是方所,尋尋覓覓總錯過à人生總在搜尋自己想要的。
2. 「定是常住,便成方所。」à做事是要不斷累積。其延伸的意義是「為懂得文化創意生活的人,打造一個內在渴望歸屬的場所。」à協會是許多人心靈歸屬。
二、新舊更替,物換星移。
*危機如生死。
*危機(衝突、慈悲)是一項須終身學習的工作,拒絕學習面對危機(衝突、慈悲)的人,老年時,將面臨更大的沮喪和恐懼。艾瑞克森說,接受危機(衝突、慈悲)的事實和本質,可以讓一個人活得更自由,開啟更多的生命窗口。
三、一年伊始,學期伊始,引用2010.3.24張讓在「中時副刊」的文章<<在時間流裡>>的幾段文字來提醒與互勉:
*要成為可堪玩味的回憶à無可比擬,獨一無二
*支配時間,而不是時間支配我。也就是說”我是我的”。
四、最通俗的一句話:「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人生處處有風險,處理風險即是危機的來源。Crisis原意是to decide,**亦即「逃無所逃,避無所避」必須抉擇的關鍵時刻(可逃的,可避免的是假危機)。有一種to decide or to die的迫切感。《韋式大字典》(Webster’s Dictionary)將危機界定為「轉機與惡化的分水嶺」,頗有「危險」和「機會」轉捩點的蘊涵。
貳、危機已是全球化最大的連帶,危機傳播已是事業體及個人成敗的關鍵
*全球化=全球連連看。
一.危機的種類愈來愈多樣,危機的程度愈來愈嚴重,危機處理的能力愈來愈被關切與 注目。(領袖學習第一課即是學習處理危機。)
二.從天然災害到人為禍害,人們和組織可反應的時間愈急迫,可產生的傷害愈出人意表。(患難見真情,危機見人性à非績效可比擬的)
三、三個切入點來思考:
*面對未必改變,改變則必須面對。
3. anger和danger只差一字!(憤怒處理不好即變危機。)
如何將stressed轉為desserts.
Stressed is just desserts if you can reverse.(吃苦當作吃補)
個人和組織要具備《危機敏銳知覺能力》,千萬不要《被危機》才因應或是已難因應。(大學生 要先做好生涯規劃。)
四、Are you prepared for the worst? Are you prepared for the best?
à即願景管理,要做最壞的打算和最好的期許。
*被取代沒有什麼好丟臉的;取代別人也沒有什麼好驕傲的,這只是個過程。
五、危機的基本特徵:
1.時間的急迫性(short time)
*人生一人有9萬6000小時。
*2080原則à用80%的時間處理20%重要事情,20%的時間處理80%瑣碎事情。
1090原則à用90%的時間處理10%重要事情,10%的時間處理90%瑣碎事情。
0199原則à用99%的時間處理 1%重要事情, 1%的時間處理99%瑣碎事情。
*只有1去處理99剩下的瑣事之策略:
(1).let it alone(置之不理)/充分授權
(2).dramatization(劇本化)
(3).MIS的自動啟航
2.意外的奇襲性(by accident)
*我們常忽略可能發生的事情,”only six seconds every happen.”
3.威脅的致命性(high threats)
*立即脫困(improvisation)=立即回應(instant response)+立即透明(instant transparency)+立即賠償(instant pay)
參、危險處理的基本思維及心理剖析:
三、Jack Welch也提出高階主管在面對危機時制定策略的五大基本假設:
*掩飾產生危機。
*打斷手骨反而勇。
肆、危機處理發展的新趨勢
一、脆弱度研究(vulnerability study):這是危機分析及預警系統中的一種。
*最脆弱的地方越容易發生危機。
*管理策略風險最重要的就是迴避不必要的打擊,以及減輕無法避免的打擊。
*危機掃瞄與危機診斷的重要
*全台最危險的地方就是KTV。
三、相互協助協定(MAA: Mutual Assistant Accord)(訂定協定別人才會給你。)
*危機處理一定要有夥伴。
四、災難管理 (Disaster management)à越來越有全球趨勢
五、謠言管理(rumour management)
*謠言是趁隙、趁危、趁亂滋生(見縫插針。)
*發動謠言《技術門檻低,投入成本低》à廉價的殺傷或破壞機制。
六、形象修護管理(image restoration management) à**很重要
陸、結語:生死旋轉門的關鍵意義
*人生都是”佳”與”難”的組合題。
心得:
這次的危機處理沈莒達老師給了我很多的頓悟及思考! 走在在人生的旅途中我曾遇過大小的危機,有些危機有妥善處理,有些危機則在我心中留下很大的夢魘,以前總是想時間必能證明一切,但事情卻越演越烈,或許就是沒秉持著立即脫困=立即回應+立即透明+立即賠償的原則,但是今天上了這一課,我該改改我的遇見危機事情總放在心上的性格,一聽到當時,應該立即回應、透明、脫困,因為”寄物會少,寄話會生”。另外,沈莒達老師講的”被取代沒有什麼好丟臉的;取代別人也沒有什麼好驕傲的,這只是個過程。”這句話引發我思考,因為以前在我觀念裡,取代別人心裡是作夢也會笑的,被別人所取代會是生氣懊悔並想加以改進的,但或許這是年輕人的想法,較不成熟也較沒氣度,易受外在因素影響心情,所以”被取代沒有什麼好丟臉的;取代別人也沒有什麼好驕傲的,這只是個過程”這句如此有氣度的話,是我該好好學習並效法的,把名利看得雲淡風輕~~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