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課程名稱 (FMP2002期)企劃行銷I 
開課日期 2012-03-25
課程心得

課堂一開始,老師用味全(昔盛今衰)和統一(昔衰今盛)這兩個品牌的例子讓我們了解品牌經營者的抉擇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品牌不只是一個名字,它代表了一個企業的形象(像是:企業的作為、企業的理念、產品的價值、大眾的認知…等均是),而該形象會讓品牌在市場中或是消費者心中占有一個位置,也因此建立了所謂的品牌力。而品牌的資產價值就像是:1.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護城河(例如:made in Japan和made in China給人的感覺大不同)。2.舉昇產品銷售力的千斤頂(例如:誠品和重慶南路上的書局在折扣這方面大不相同)。3.拉抬整體形象的鎂光燈(例如:天下雜誌和壹周刊風格迥異)。其實,品牌化,簡單來說,就是簡化外在形象的過程。品牌化的重點在於:1.品牌活動力要明顯且持續(例如:肯德基vs.德州炸雞)。2.品牌核心價值要清晰且進步(例如:華視vs.民視)。3.品牌管理要專業且嚴格(例如:Disney World vs.月眉育樂世界)。我覺得這堂課很棒的地方在於,老師舉了非常豐富的例子來佐證品牌管理與建立的重要性。

查看
課程名稱 (FMP2002期)團隊管理III 
開課日期 2012-03-25
課程心得

今天最主要是透過遊戲來了解團隊的運作,在互換格子的遊戲中,每個人都顯露出不同的個性,有的人一開始就當領頭羊提出了意見,有人則是在遊戲中擔任貼心提醒員的角色,有人則是默默當個配合度極高的組員。一個隨機湊合的團隊總是需要透過溝通來做角色的分工,雖然我們這個team一開始很自然地就形成了一個不錯的平衡,但是遊戲過程中還是面臨了一些挫折(一直踩到線),但是這時順其自然地又有人跳出來想出了個不錯的解決方案(脫鞋),而大夥也都追隨領導人的舉動跟著做了,所以我們順利地完成了第一個任務。在這過程中,可以看到大家對事務參與的熱情,因為總是有先人會先完成自己的部分,但是那些人也都沒有閒著,反而都很熱心地在幫大家注意腳邊的線。在另一個遊戲中,爬格子的遊戲中也是差不多的情況,信任自己的隊友,並同時在必要的時候給予協助,雖然過程中不能夠說話,但是換個方式透過肢體語言的溝通,最終還是可以順利完成任務。

查看
課程名稱 (FMP2002期)職場新秀菁英研討II 
開課日期 2012-04-21
課程心得

延續早上的課程,老師灌輸我們一個以終為始的觀念,也就是說,從最後的產出倒推回一開始的產能,再講白話一點就是,從我想要什麼樣的結果去思考我能為這個結果做些什麼。接著,老師提到了職場新秀中的遊戲規則:態度影響行為,行為再導致結果。換句話說,一開始的驅動力是什麼會影響我覺得自己該做些什麼,而我的所作所為又會導致我最終得到些什麼。其實,說來說去早上和下午講的東西核心觀念是一樣的。最後,老師讓我們做了一些進入職場前的自我釐清,著重於五大釐清範疇中一開始的身分認同這一部分。老師拋出了一些問題,像是:我是如何感受自己的內心及形象?我在團隊中會想要扮演哪種角色?我會如何為自己設計一段廣告詞?我希望他人會用哪一句話來描述我?我對自己的隱喻可以是什麼?這些問題有點自我檢視的意味,透過這些問題的答案自己可以倒推回去,去思考究竟該如何做才能成為自己心目中想呈現出來的自己。

查看
課程名稱 (FMP2002期)職場新秀菁英研討I 
開課日期 2012-04-21
課程心得

課堂的一開始,老師從差異與差距開始講起,很小的差異往往造成巨大的差距,很小的差異,就是我們的心態,巨大的差距,就是成功與失敗。回想自己過去的經驗,往往一開始的路走偏了,最後的結果當然也就不盡人意,由此可見,做任何事一旦方向決定了,通常結果也就大致可期了。第二個部分,老師從習慣開始講起,習慣,就是一種先入為主的思維,進而成為自然的行為。在職場上的新人會有一種循環模式,也就是:思想會決定行動,行動會決定習慣,習慣會決定品德,品德會決定命運(即結果)。因此,只要一開頭的方向對了,剩下就是時間,經過此循環, 結果自然就會呈現。老師也引用了亞里斯多德的一句話:人的行為總是一再重複,因此卓越不是單一的舉動,而是習慣。最後,老師提醒我們要擴大自己的舒適區。

查看
課程名稱 (FMP1010期)職涯概論~發現自己的天才 
開課日期 2012-01-14
課程心得

課堂一開始,楊智為老師叫大家分享各自對未來的工作計畫,或許有些人才大一大二,離步入職場的日子還稍微遠了一些,但是老師希望大家在大學的期間至少找出自己喜歡些什麼.不喜歡些什麼,人生總是要有個大方向才知道自己該如何前進;老師的一番話讓我想起前一陣子在某篇FB文章看到的一句話:沒有比漫無目的地徘徊更令人無法忍受的了」,人不可能一生出來就知道自己未來要做些甚麼,除非有人都幫你安排好了,而且你自己也願意照著別人的計畫過自己的人生,否則,人通常都要透過不斷的體驗才會漸漸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此外,老師還告誡我們一些職場新人在公司裡的守則:不遲到.不抱怨.不推卸責任…等。老師也提醒我們,未來在找工作時應該要仔細想想自己最重視些什麼,並建立一個checking list

查看
課程名稱 (FMP1010期)關鍵致勝力-如何建立社群人脈 
開課日期 2012-01-19
課程心得

課堂一開始,柳東全老師先分享了他的個人故事,如何從教游泳轉到數位行銷的行業,透過他自己的人生故事老師告訴我們,人生就是要多多嘗試,不要排斥任何可能性,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未來會怎樣。接著,老師先介紹了FB人氣的六大類:1.名人2.名店3.提供解決方案4.好康訊息5.創意6.時事,再叫大夥猜猜看目前人數最多的粉絲團是…bingo就是Lady Gaga啦!此外,老師還教了要如何取個有吸引力的FB粉絲團名稱,名稱要具有族群性.新聞性.話題性…等,例如:賣保險的粉絲團就可以取個“周休二日私密景點”,因為會有空遊山玩水的人必定是有一定經濟能力的族群;例如:賣保養品的粉絲團可以取“猛男秀”,因為一般會被猛男二字所吸引的通常會是女性族群。最後,老師還叫大家腦力激盪自創一個粉絲團。

查看
課程名稱 (FMP1010期)溝通表達~讓你學會說話魅力 
開課日期 2012-01-31
課程心得

李勝隆老師真的是一位非常有特色的講師,每堂課的一開始我們都要一起做伸展操來放鬆身心,因為老師希望我們是毫無壓力並且帶著愉快的心情來上他的課。老師引用了圓神出版社發行人曹又方的話說人分為三等人:1.上等人,談思想的人,這群人是正面.樂觀.積極的;2.中等人,談事情的人,這群人就像學校裡分組討論報告的那些人;3.下等人,談是非的人,例如那些愛談八卦.常常背地裡評論別人的人。另外,老師也提醒我們說有哪些屬於該交的朋友:1.能力比我強的;2.經驗比我多的3.人脈比我廣的4.志同道合的5.知己交心的6.見聞廣闊的7.敢於批評的8.品格教養的9.遊山玩水的,老師還叫我們當場列出自己身邊的這九種人,平常根本沒想過要這樣做,動手把朋友分類,頂多心裡有數,哪些人屬於哪一個level的朋友這樣而已,透過這樣的活動讓我仔細地將身邊的朋友過濾了一番。接著,老師引導大家討論“愛說話的人”和“會說話的人”給人的感覺有何不同,結果發現只有約半數的人對“愛說話的人”持有正面的觀感,相對地,全部的人都一致贊同“會說話的人”會給予人好感。

查看
課程名稱 (FMP1010期)溝通表達管理~商業實戰篇 
開課日期 2012-02-02
課程心得

「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適時給別人說話的機會」,這是我上完李勝隆老師的課最印象深刻的一句話,尤其是最後一句,對我來說是最困難的,因為有時候自己不知不覺就會巴拉巴拉地一直講個不停,甚至當聽對方講話時很愛玩猜猜樂,總是想猜出對方接下來會講出些什麼,因此常常打斷對方的談話,往後,我會將這句話銘記在心,時時刻刻告誡自己。此外,老師還引用了張忠謀董事長的話:「我成功的原因是因為我懂得溝通;而其中的重點在於傾聽;必須做到願意聽與聽得懂」,我們都知道當與人發生衝突或意見分歧時,要靜下心來與人溝通,但是有些人在那種情況下就會不自覺地將耳朵關起來,這樣等於是直接斷絕溝通管道,所以透過這句話,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要先願意聽才可以開啟與人溝通的大門。

查看
課程名稱 (FMP1010期)公關與整合行銷-就是比你受歡迎 (二) 
開課日期 2012-02-26
課程心得

課堂一開始,鈕則勳老師介紹了行銷的基本功,從廠商本位的4P: product. price. place. promotion,到消費者角度的4C: consumers’ needs & wants. cost to satisfy. convenience to buy. communication,最後則是4V: versatility. value. variation. Vibration,由此可見,現在的行銷策略要從多元的角度切入。此外,在擬定行銷策略的過程中有四個重要的階段:1.Research,蒐集背景資訊.SWOT分析.比較競爭對手等;2.Action,根據研究結果來定大目標和細部目標,並以優勢的部分來強化宣傳;3.Communication,應以聽眾的利益為出發點,活動設計也要讓猜加者有實際參與感。4.Evaluation,評估此行銷策略將會帶來多少效益。老師還提到了一些常見的廣告行銷策略:1.獨特銷售主張,找出只有我有其他產品沒有的優勢並且不斷地強化宣傳此優勢,例如:全聯-實在真便宜,沒有醒目的招牌,普通的內部裝潢,但就是真的很便宜同時兼顧好品質。2.圖像創意3B原則:beauty. beast. baby,例如:很多線上遊戲都會找美女來代言,就是運用beauty的原則。

查看
課程名稱 (FMP1010期)贏在說服力~實戰篇 
開課日期 2012-02-26
課程心得

在李勝隆老師提到的溝通表達高手十大特質中,其中讓我比較有所感觸的是:1.培養正確的說話態度,說話的目的是為了要雙贏,因此與人溝通時應該要理直氣和.忠言順耳,聽到老師的這一席話,不禁覺得自己以前與人據理力爭的溝通方式實在是太愚蠢了,不僅傷了人,自己也沒得到任何好處;2.擁有自己的風格與特色,模仿只是初步,學習則是過程,創新才是永恆,有些人一味地模仿綜藝節目上某些搞笑藝人,卻從不思考這樣子的方式到底適不適合自己;3.對周遭的事物保持高度的好奇心,大家一定都知道學習力可以提升競爭力,但要如何做才能誘發一個人的學習力呢?人只要擁有好奇心就會願意主動去學習。此外,在溝通與表達的效果方面,內容只佔了7%,語調占了38%,肢體語言則占了55%,我記得以前曾經為了觀察自己報告時的肢體動作而將自己報告的樣子錄下來,所謂有畫面就有真相,看完立即知道有哪些自己都無法察覺的習慣性小動作,這方法對於修正自己的肢體動作真的很有效。

查看
協會行事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