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課程名稱 (FMP1010期)公關與整合行銷-就是比你受歡迎 (二) 
開課日期 2012-02-26
課程心得

今天來為我們上課的是鈕則勳老師,老師從行銷的基本觀念切入這堂課的主題──企業公關,也就是企業要怎麼行銷他們自己。而基礎不外乎從市場分析切入,看看市場上的競爭者、看看趨勢、看看自己的優勢,然後參考過去類似的相關經驗,例如:文化大學可以包裝成「全台灣科系最多的國家花園大學」,可以把「科系最多」跟「花園大學」兩個特別的優勢突顯出來。

另外,在溝通的方式上面,就跟廣告、傳播有異曲同工之妙,一個品牌要主打什麼客群?一個品牌要塑造成什麼形象?用什麼媒體什麼方式去溝通?這都是企業在跟消費者溝通時很核心的問題!

老師還教了我們採訪通知的寫作,這是我從來沒有接觸過的領域,覺得非常新鮮!也希望在未來的有一天,它可以派上用場,哈哈!

查看
課程名稱 (FMP1010期)贏在說服力~實戰篇 
開課日期 2012-02-26
課程心得

今天,是李勝隆老師的最後一堂課,講授的內容依然是溝通的技巧與表達方式。此外更擴展到了六大管理:心理建設、身體自信、膽識訓練、人格特質認識、資訊資料建立、挑戰回應。

在我的解讀裡,心理建設表達的是我們必須存有非常正面的意識、自信、自律,才能帶給別人正面積極的感覺、才能說服別人、才能不輕易說出不得體的話;身體自信則是眼神、音調、肢體舉手投足間,流露的自信、魅力和力量;膽識訓練是在大家都不敢問問題的時候勇敢舉手,把課堂上的老師變成你的私人家教;人格特質是要認識自己良善的人格特質,並且使之益發凸顯;資訊資料建立則是在講話、對談時要對對方的相關背景、資訊能夠有所理解,才能說出適當得體的話;最後,挑戰回應管理則是自律能力,當別人用不良的言語、用詞攻擊你質疑你的時候,要怎麼發揮自己的EQ,適當的遣詞用字以回應之。

        而老師也教了我們許多練習的方法,例如「我是大明星」活動,要跟全班每位同學做眼神交流並微笑致意,要練習到能用不卑不亢的自信完成這一切!而實際做起來,真的沒有想像中的簡單!只能說Practice makes perfect!唯有不斷的練習與努力才能嘗到甜美的果實囉!

查看
課程名稱 (FMP1010期)提案簡報~實戰篇 
開課日期 2012-02-11
課程心得

老師也說:「企劃,就是預做事先安排,只要有做好事前安排,吃路邊攤也勝過五星級餐廳!」的確,在舉辦一個活動的時候,有許許多多層面是我們要考慮的,場地、時間、人力,而更細分的話場地可以再分位置、交通便利與否、大小、燈光音響架設佈置等等,要成就一項事情需要很多資源,而我們平常就要想這些資源要從哪裡來,必要的資源要去哪裡找,最最最少也要知道,我可以找誰幫忙?

而這些能力的累積都並非一蹴可幾的,Doing is Learning!人都需要在錯誤中學習,作企劃也是一個長期累積的能力,而老師從大學時代就開始作企劃接case,在那個資訊不流通(跟現代相比)的時代,尋求資源是一件非常難的事,老師常常為了找一個資料在書局圖書館等等耗上一整天的時間,更是令我敬佩且感到汗顏。

在現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這些年輕人還有什麼理由不學著去做呢?

查看
課程名稱 (FMP1010期)提案簡報~基礎篇 
開課日期 2012-02-11
課程心得

今天是上林偉正老師的企劃提案課程,雖然我在大學系學會也辦過一些活動,但都不是總召之類比較「大咖」的人物,因此從來沒有真正好好地寫完一份企劃書過,對於今天的課程也可說是期待以久呢!

老師一開始上課,就開宗明義的說「企劃不像SOP,沒有所謂『一定要』」,企劃書沒有一定的格式,可以發揮的空間很大,也就代表不容易寫出一份完整的好企劃,而為什麼是「企劃」而不是「企劃書」呢?其實,企劃書只是將企劃書面化的過程,企劃書應該是在整個企劃已經成形之後,用來簡單描述整個企劃的書面報告,除了讓參與企劃的成員可以更加了解整個企劃之外,也可以向外爭取贊助等等資源,而不該是把「企劃書」當作寫「企劃案」的開始!光是以上這個簡單的觀念,就讓我震懾許久!

查看
課程名稱 (FMP1010期)溝通搜查術 
開課日期 2012-02-09
課程心得

下午,接續上堂課的電話行銷內容,吳子健老師放了幾個電話行銷的錄音檔給我們聽,讓我們直擊電話行銷現場!而每次聽完一個錄音檔,老師都會要我們全部學生「移動尊臀」起立,必須講完一個優(or缺)點之後才能坐下,目的是藉由這個動作訓練我們的「觀察」力──在電話行銷裡很重要的能力,畢竟,當你在與客戶通電話的時候,只能藉由客戶的語調、聲音、背景聲音來判斷客戶現在的情況,對於枝微末節的觀察力有時候反而才是成功說服客戶行銷成功的關鍵呢!另外,藉由大家的彼此分享,也可以學習別人耳裡聽到什麼,這樣一次就可以聽到十幾種不同的觀點,成長與進步的速度絕對是自己思考學習的好幾倍呢!

最後,老師更以把同學分成兩兩一組實際進行電話行銷的活動,讓我們親身體會被拒絕的感覺還有如何用一些小技巧,讓客戶想繼續聽你說話而非直接掛上電話!

查看
課程名稱 (FMP1010期)21世紀溝通新趨勢 
開課日期 2012-02-09
課程心得

今天上的課是吳子健老師的電話行銷,老師一開始便帶著我們玩點燃自己熱情的活動──「1-2-3-4打招呼」,我想是因為從事電話行銷的人,常常都要用自己的熱臉貼客戶的冷屁股吧!透過這個遊戲,我感覺到,點燃自己的熱情火苗代表的就是,即使別人都只對你比出1(只用點頭打招呼),你還是要有向下一個人比出4(擁抱打招呼)的勇氣!老師也針對了電話行銷做了一些基本的介紹,揭開它神祕的面紗!打破了我們許多人對電話行銷有的許多迷思!

而更特別的是,老師特別要求我們在不同的活動裡面不能找一樣的partner,而要盡量去認識自己還不認識的同學,因為在電話行銷裡面,你面對的百分之九十九點九都是陌生人!而透過這堂課我也跟比較多之前沒有互動的同學熱絡了起來,我想這就是點燃熱情火苗的感覺吧!

查看
課程名稱 (FMP1010期)網路拍賣~實戰篇 
開課日期 2012-02-07
課程心得

今天上的課是柳東全老師的網拍實戰,每次上柳老師的課都覺得學到很多東西,新的觀念、獨到的思維跟見解,這些都不是我們在學校中規中矩的上課可以取得的知識,唯有在市場上、職場上真實的打滾過歷練過,闖過、試過、失敗過,這些東西才會是自己的知識,一輩子的珍貴財富。

今天的上課內容主要是老師教我們要怎麼在網拍上上架商品,和安排商店動線、擺設等等,老師經過投影機的大螢幕,一步一步親自操作給我們看。另外,關於文案怎麼寫、怎麼鎖定客群主動攻擊比較無法用實際操作來示範的,老師也鉅細靡遺的講解給我們聽,並給了我們一個開設網拍賣場的作業。

剛好,最近在整理自己衣櫃的時候發現了許多不能穿、不常穿的衣服,如果把它們繼續放在衣櫃裡面,它們只會閒置著,或者在某一天開始泛黃,但如果我可以把它們放在網路上拍賣,讓需要的人可以用便宜的價格取得它們,這不也是一種雙贏的策略嗎?

查看
課程名稱 (FMP1010期)創造性思考~廣告文宣篇 
開課日期 2012-02-02
課程心得

今天上的是黃文博老師的課,一開始上課,老師就問我們分別來自什麼學校什麼科系,而發現我們幾乎都不是本科系的學生之後,老師說這樣很棒!因為不是本科系(傳播相關)的學生,才不會被刻板教科書綁住思考!

而老師的講課主題:「廣告創意的20個真相」,讓我們知道了很多廣告業的真相還有幕後的操作手法!以許多得獎廣告來做例子之外,也適時結合教科書上面的學理,讓我們除了了解實務之外也多少可以了解廣告學的基本原理!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車子的廣告:一個女士本來在精品店(似乎是Louis Vuitton)裡面挑選包包,有兩個包包拿在手上,到底是左手這個好看呢?還是右手這個好呢?思考良久都無法做決定,此時經由店裡的大落地窗她看見了一台車子經過,她開始提著手上的包包拔腿狂奔去追那台車子,(看到這裡,我還以為她是要偷走精品店的包包),經過了好幾個街區,車子停下來等紅燈後她才辛苦的追上,原來,她只是要車主給她一個如何從手上那兩個包包裡做出抉擇的建議!因為,她一見到這台車就覺得車主「一看就時尚!」。這個廣告不直接宣傳車子的性能、內裝、容量等等特徵,反而從品味、時尚這個角度切入,更用了很誇張的表現手法(用雙腿狂奔穿越好幾條街只為了問車主哪個包包比較好看),讓消費者一看就記憶深刻,並把「時尚」跟這台車完美的link在一起!

只能說,廣告人真的太神奇了!

查看
課程名稱 (FMP1010期)溝通表達管理~商業實戰篇 
開課日期 2012-02-02
課程心得

今天一開始上課,老師先要我們每人一人列出一個對「愛」說話的人跟「會」說話的人的感覺,統計的結果是大家對「愛」說話的人的感覺大約是正負面各半,對「會」說話的人的感覺則皆為正面。這活動似乎在告訴我們:愛說話的人不一定會說話,我們不一定要愛說話但一定要會說話!

接著,除了講述溝通與傾聽的二十個重點要素之外,更透過許多活動使我們了解溝通與傾聽的重要性和秘訣,像是:

  1. 注視別人的時候目光要平均不要直視雙眼以免對方壓力很大
  2. 傾聽的時候要點頭、眼神交流、微笑、肢體向前等等
  3. 以自身因為社團差點和死黨絕交的經驗告訴我們理性溝通的重要

不管是例子、活動、情境劇或是自身經驗的分享,都使我們獲益良多,最後更播了2011年大眾銀行的形象廣告「夢騎士」給我們看,五個平均81歲的老爺爺不畏身體各種病痛,硬是完成了環台的壯舉!看完之後心中只有滿滿的熱血,想著有一天,我也要擁有、然後完成一個屬於自己的夢!

查看
課程名稱 (FMP1010期)溝通表達~讓你學會說話魅力 
開課日期 2012-01-31
課程心得

今天,李勝隆老師一來上課就講了一句讓人省思的話:「人在校園中,要同步競爭化」。在台灣的教育環境下,從國中、高中開始,學生的升學壓力就很大,因此出現了University變成「由你玩四年」的諧音笑話,的確,很多人進了大學之後,因為逃離家裡的父母、因為不用再繼續升學、因為翹課變得很容易,許多人開始放縱自己大玩特玩,沉迷在愛情、社團或是其他事情上面。升學壓力被壓抑了許久之後終於解脫,因此很多人常常像脫韁的野馬,一放縱就一發不可收拾了。再加上大學入學越來越容易,已經達到九成多的錄取率,因此讀大學真的沒有什麼可以驕傲的,而應該更努力培養自己的能力、態度、人脈等等,為未來做好準備。

有人說,外國學生國高中的素質可能比不上台灣學生,但是到了大學卻是完全相反,為什麼呢?因為外國的教育環境普遍升學壓力較小,常常是九點或十點上課,三點就下課了,學生在課業壓力較小的情況下,反而可以更加全方位的學習其他技能或才藝,進而更早找到自己未來的目標和方向;而台灣學生相反,常常是八點上課,五點才下課,甚至還要留下來晚自習,在重重壓力逼迫之下,課業表現是很突出沒有錯,但是台灣很多學生常常不知道自己為了什麼努力、不知道自己麼努力在追求什麼。

因此到了大學的階段,外國學生願意讀大學的往往是真的對這門學問有興趣、有熱情,因此他們很願意主動學習,完全投入在專業科目的學習;而台灣學生常常考上的系所跟自己想像的完全不同,或者完全沒有興趣,只是想要拿文憑拿學位,因此對於學問的渴求就不若外國學生般強烈。

所以,台灣的學生等於到了大學的階段,才真正開始探索自己喜歡的、想要的未來是什麼,因此我們就更應該多方涉獵、接觸不同的人事物,讓自己不斷接受新的刺激,培養各方面的能力,以期未來能夠成為自己追求目標的堅實基礎才是。

查看
協會行事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