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課程名稱 (FMP1010期)溝通搜查術 
開課日期 2012-02-09
課程心得

        下午的課堂中除了繼續談電話行銷,並且實際地進行了角色扮演的電話行銷模擬外,令我印象較深刻的是另外兩個部份,分別是剪紙遊戲和創意發想的方法。

        剪紙遊戲會透過主持人下一連串的指令,但指令並不明確,而遊戲的最終目標是兩兩一組的雙方都能在最後剪出相同形狀的紙張。我個人覺得這真是個有趣的遊戲,過程中不僅要練習去「說」,也要練習「聽」和「了解」,其中更重要的或許是要去確認對方是否有聽懂自己的意思,否則若只是一昧的說「懂」很可能會發生「我以為你聽懂了」或「我以為你說的是這樣」這些情形。生活裡其實很常發生上述的情形,以為對方和自己看世界的方式是相同的,進而誤解了對方能馬上了解自己的想法,但人都是主觀的,若雙方不是在同一個標準下談事情,談得再久可能也得不到什麼結果,這也是為何科學會要求在做研究時要先對各名詞訂出「操作型定義」。可見不只是科學,要做到完善的溝通也是需要這個步驟的吧。

        創意發想的方法是講者根據我們近期的街頭行銷作業臨時更換的課程。方法是以產品為出發點,將聯想出來的各個點繼續延伸做聯想,最後抓幾個特別的點來進行行銷的設計。這個方法以前就曾經聽人說,但因為一直沒有實際接觸到相關的問題所以從未真正執行,這次終於有了一次經驗,感覺是一個很好用的方法,希望能在這次營隊時傳授給活動組,解決一些劇本生不出來的問題。

查看
課程名稱 (FMP1010期)溝通表達管理~商業實戰篇 
開課日期 2012-02-02
課程心得

        老師今天感冒了,但依然撐著自己的嗓子前來上課,精神很讓人佩服,也讓有點感冒的我決心一定要打起精神來聽講,不要讓頭痛影響了自己的學習。

        今天這堂課談到了許多和他人溝通時要注意的地方。印象深刻的是自己和另一名學員在台上進行了模擬,由我扮演上司來安慰努力但得不到回報的下屬。一開始我就以故事來安慰,但其實在做了之後我也發現這並不是很好的方法,因此很好奇老師會怎麼做。到了講評時,老師談到不要在一開始就用故事做鼓勵,要先認同對方的努力,讓對方感受到被認同;要和對方做肢體上的互動,比如可以站近點拍拍肩之類的,不要站的老遠且只有談話;能坐著就不要站著,轉換到一個較輕鬆環境來做對話;到後面再引用故事,並用話語激起下屬的榮譽感。聽了老師的講解後覺得自己真的學到許多,且在不久的將來應該馬上就有應用的機會。可以看出老師真的很了解人在這種狀況下需要什麼樣的支持,自己真的還有待加強跟學習。

        我個人覺得與人溝通最重要的就在於同理心,除了能為對方設身處地的著想外,更重要的是要透過表達讓對方知道自己是了解他的。傾聽、思考與澄清都是溝通時強而有力的工具。傾聽可以讓對方感受到自己願意聽,思考讓人覺得自己有認真聽,澄清則代表自己有聽懂對方的意思,而這三種表現都傳達了「自己是在乎對方的」這個訊息。有時候人們渴望溝通其實不一定是要解決什麼問題,可能只是想找個願意聽並了解自己的人罷了。這是我現階段的一點想法,也期勉自幾未來能在這方面做更多鑽研,畢竟這是我自身很感興趣的一部分。

查看
課程名稱 (FMP1010期)21世紀溝通新趨勢 
開課日期 2012-02-09
課程心得

        今日主講電話行銷,講師給我的第一印象蠻強烈的,會不斷說話且很喜歡走來走去,但能走的地方不大所以其實眼睛跟得有點疲累(笑),給人的感覺是溫和有禮,講話有序且應對得宜的一個人。

        課程從打招呼的活動開始,要根據對對方的感受選擇打招呼的方式,除了表示出對方在自己心中的定位,更重要的是也能了解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定位,看到許多人對自己比出34的感受真的很不錯,學員們也都很夠意思至少都會比出2,但到了活動的最後講師提出竟沒有人跟他還有後面的助教打招呼,表示在場的學員在想法上都設了限制,把講師跟助教當做是外人,在當下聽到時我還蠻震驚的,原來自己在不知不覺中也為別人貼上了標籤,同時也很佩服講師能提出這點讓學員們能自省。接著講師開始了電話行銷的介紹,讓我們聽了幾個實際電話行銷的錄音帶,並在之後詢問我們的想法,其中有一位盧了很久很久但最終有成交的女生讓我感到很驚訝,因為電話裡對方聽起來很冷漠,不太想講話卻也不肯掛電話,感覺是個難搞的客人,但因為行銷人員不斷的接話,從家人、工作等各角度切入,最後達成了目的。

        從這堂課裡我對電話行銷有了新的認識,薪水不低待遇也不錯,但需要堅毅、樂觀、不服輸、對客戶有敏感度且善於說話的特質與技能。對於那些厲害的行銷人員我真的深感佩服,因為他們的反應迅速及應對方式短時間是學不來的,需要經驗的累積,而這種快速的反應與經驗也正是我現在所缺乏的。希望下次我在接到這樣的電話時能想到這門課所學的東西,邊聽邊做分析來促進自己的學習。

查看
課程名稱 (FMP1010期)提案簡報~基礎篇 
開課日期 2012-02-11
課程心得

        今天的主題是關於企劃書的撰寫。講師本人從大學時代就不斷地在寫企畫書,但一直到了前陣子才突然覺得自己開竅,瞭解了什麼是企劃。「企劃是發掘並解決問題的能力。」我非常喜歡講師所說的這句話。

        課堂中提到我們一般所想到的企劃書都只是在「撰寫」的部分,而這部分其實算是相對容易的。困難的部分在開始撰寫前對於你要做的這份企劃的事前準備,比如寫活動企劃就必須了解活動的內容;寫產品企劃就必須瞭解產品及市場趨勢等等。事前準備與企劃撰寫完成後,更重要的是要去執行企劃內容,否則這份企劃就像是白寫了一樣,為寫而寫但卻沒實際派上用場。在寫企劃時必須一一列出所有要做的事以及得解決的問題,在解決的同時其實也是在為自己找資源,比如活動企劃在執行後手上就可能會有了場器、場佈、司儀等各種角色的資源。可以說在做企劃的同時也是在進行資源累積的動作吧。

        我覺得規劃人生就是一份很大的企劃書,而且還是很不好寫的那一種,必須時常做更改,而且有時很難做好事前的準備。我個人覺得頂多可以把人生各階段的目標列出來,並設想可能會遇到的問題與解決方法,但現實中計畫常常是趕不上變化的,因此這份企劃必須留有一些彈性。企劃就是發現並解決問題,希望往後我能養成將事件寫下來做思考的習慣,相信這對於問題的解決會有不少的幫助,也期勉自己在近期能弄出一份營隊的企劃給講師做評論,不要只是說而無做。共勉之。

查看
課程名稱 (FMP1010期)溝通表達~讓你學會說話魅力 
開課日期 2012-01-31
課程心得

        曾在試聽時上過老師的課,當時就覺得老師是個有趣的人,不僅話術多也很會觀察。記得在當時短短的自我介紹中他就發現了我幾個說話的特點,著實讓人印象深刻。

        對於如何和他人相處這件事我個人是很感興趣的,而老師所教的各種應對和說話之道便是我在此學習的一個目標。這堂課算是一個開始,於是老師先帶了一些活動,除了讓我們彼此熟悉外也讓我們思考「說話」這件事情。從比爾蓋茲的例子開始,先檢視了自己身邊的朋友,畢竟道不同不相為謀,好的朋友就像是一面鏡子能時時提醒自己的不足之處,且若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那麼在一路上就有人相伴並能彼此幫忙。接著談到了口才,從上中下等人的談話、會說話和愛說話的差異等等,都讓我思考了許多。

        會說話的人話不一定多,但似乎總是能說到人的心坎裡,這也是我所想達成的目標,因為現在還深深覺得自己的談吐不夠有條理,有時會有點結巴或繞圈子,拖了很久才會說到重點。期待自己在未來能有所進步,並將這些學習展現於即將要參與的營隊中,相信這會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也會是對於我現在的學習所做的檢視吧。

查看
課程名稱 (FMP1010期)網路營銷~關鍵字操盤密技 
開課日期 2012-02-07
課程心得

        聽完這堂課覺得又開了眼界,包括瞭解了將網頁擺在前頭所需的花費,以及搜尋引擎評斷網頁的方法等。這堂課還提到另外一個重點,要以大眾的角度出發來想事情。若只憑自己的想像去設關鍵字很可能連被搜尋到的機會都沒有。

        課堂中有一個活動要我們以花店在網路賣花為出發點,各組討論後設定目標關鍵字,看看大眾究竟會以什麼樣的字來做搜尋,令人意外的是許多我們所設定的、以為很一般的關鍵字竟都沒有什麼人做查詢,頓時有點無法理解大眾都在想什麼….,然而這也印證了一句常聽到的話,就是不要用自以為是的角度去猜測他人的想法,否則很可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走不出去,始終找不到也不瞭解和外界建立橋樑的方法。

        我很喜歡老師講的一句話,大意是當多數人對某些事情有一致看法的時候,若你能反其道而行,找到不可能中的可能,死地反而可能會變成活地。期望自己以後在看事情時除了想做不做得到以外,更能在反對聲浪下做逆向的思考,說不定能找到一條獨一無二的路。共勉之。

查看
課程名稱 (FMP1010期)職涯概論~發現自己的天才 
開課日期 2012-01-14
課程心得

今天是第一次上課,沒想到在談及面試時就被點上了台。很感謝楊智為老師給我的一些評語和建議。我了解老師已經手下留情了,否則以當時的表現怎麼可能只有那些缺點,在我的認知中那樣的表現是可以挑出更多問題的。在此鄭重地感謝老師在一開始就給了我一個小小的磨練。

        老師在課程中提及到現在出社會的年輕人普遍受挫性低,且缺乏經驗與自覺。這給我很深的感觸,因為就我自己的成長過程來說,真的受到壓迫的經驗其實不多,一路走來都蠻平穩的,缺乏挑戰與刺激,真的就像溫室裡的花朵一般。即便在求學過程遇到挑戰,問題也不會針對在我個人身上,學校的環境對於學生也多採取鼓勵與包容的方式,讓學生較少有機會被直接地拒絕或否定,即便有,我想那個強度和頻率和在社會中打轉也不會是一樣的。在這種體制下生長便造就了一批出社會無法適應的年輕族群。當然,還是會有人在過程中另覓途徑磨練自己,但若不靠自己去找到這些途徑,能受到現實社會直接考驗的關卡老實說在校園裡並不常見。

        透過這個課程我希望能給自己帶來磨練的機會,學習去面對被拒絕的自己,找到自己真正的自信。過去的我追求的是悠閒,但面對社會現實這樣的心態是不行的。我希望能改變,或是成長,學習與挫折相處,看看能不能找到一個新的,更有幹勁的自己。以上是我的心得以及對自己未來的期望。

查看
協會行事歷